【秭归时辰】初探·2021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实习记录

发布人:石剑峰发表时间:2023-09-07点击:

经过第一天的踏勘和装备使用的介绍,同学们对于之后实习的地点有了初步的了解,踏勘隔江望着未来两天要踏上的山峰早已跃跃欲试……

行程一:和尚洞——周家坳——滚石坳路线

9月2日,空信学子踏上了实习的第一条路线:和尚洞——周家坳——滚石坳路线,今天空信学子们需要对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岩家河组、水井沱组地层层序进行观察;了解溶洞的形成机制;掌握素描图绘制方法,并绘制岩家河组地垒素描图与当天路线的信手地质剖面图。

经过半小时的车程,空信学子们到达了第一个观测点地点:和尚洞。

图1 和尚洞外部

还未踏入洞内就可感受到道路泥土的湿滑,和尚洞是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洞口狭长,呈三角形状,高约40米,宽约10米。在水流的长期侵蚀下,原本一整块的灰岩被掏空,形成了这个锥形洞穴。

图2 张志庭老师讲解断层识别方法

图3 李新川老师讲解地垒构造的形成机制

图4 李章林老师讲解如何绘制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

到达滚石坳后,张志庭老师,李新川老师和李章林老师对此地的特殊地形进行解说,针对地垒构造鼓励同学们思考其产生的原因。同学们倚靠着路旁的护栏,挥动铅笔,在野簿上画下了此次实习的第一幅素描图。最后,李章林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,绘制过程不仅是对路线地层分布的总结凝练,也是对诸多复杂信息的整理融合。

行程二:高家溪-花鸡坡-棺材岩-黄牛岩路线

9月3日,空信学子们向着大山的更深处进发了。大山的神秘在同学们的脚步声中逐渐现出真容。今天需要对新元古代南华系和震旦系地层层序进行观察。并学会在数字地图、纸质地形图上定点,烙印下空间思维的印记,并将当天的空间点位串联起来,绘制今天的路线信手剖面图,逐步提升区域内空间的认知感。

渐行渐远,大自然的书卷不断地向同学们舒展着自己的宝藏,求知的疲惫感袭上同学们的心头,无力、饥饿、困倦开始扰动同学们的心境。洽然,一股凉风吹向赶路中的学子们,随着凉风拂来的方向望去,眼前的景象顿时一扫同学们身心的疲累。

图6 沿路风景

在碧空映照下,绿色的山峦映入眼帘,古雅的民居依山而住,拥入大山的怀抱;重峦叠嶂外,是绵延向地平线的长江,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将长江截断,化凶江为民水;远处的山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……山之壮美,水之壮阔,天之壮丽,无不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。

终于,同学们携手徒步走完攀上了黄牛岩的山顶。同学们坐在路边的石头上,总结着今天的收获,将在各地点定下的标志点一一梳理,再将所记录的信息汇总形成一个集体,绘制出行进路线剖面图,并谈论着此行路上的所见美景。

最后,同学们分别在不同地点拍摄了班级合照,记录此次初探之旅。

图8 空信一班合照

图9空信2班合照

虽然与秭归才只是“初遇”,这儿的壮丽风景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让我们着迷,高家溪清澈的溪水从山间流过,山峦起伏,绿树成荫;蝉鸣替代了城市的喧嚣,天的湛蓝、山的宁静、水的波澜,给同学们带来了宁静与舒适。在这里,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和谐。从新元古界到下古生界,从莲沱组到灯影组,大地的悠久历史痕迹撰写在层层地层书卷之中,亟待我们去阅读、共鸣。

同学们携手观测,以放大镜观察岩石中的秘密,以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,同学们组内分工明确,搬运工具、收集标本、拍摄照片,整理野簿一个不落,组外守望相助,共同完成一个个观测点的记录。

虽烈日当空,却收获颇丰;虽有时会气喘吁吁,却没有怨言,当在山上远望时,总有绝美的风景能拂去身体的疲累。

如此,同学们愉悦圆满地完成了前两日的实习工作,返回基地的车上,收获颇丰的同学们一个个闭上了双眼,回味着本次初探,期待着后续的行程。

通讯员:谭文博、张志庭、魏鑫

审核:林小艳

校对:石剑峰

Baidu
sogou